甘肃高招政策出台“诚信缺失”新规引发各方评说
|
|
| 2007-5-10 来源:西部商报 【字体:小 大】 |
被录取而不报到是高校最头疼的事,仅去年甘肃省就有5000多名考生被录取而未报到。今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一出台后,一条新规定格外引人注目:凡按考生志愿录取但未报到入学的考生,下一年度录取时,可能因诚信缺失而不予录取,后果由考生自负。对此,学校、考生、家长各有说法。
遏制资源浪费
招生计划新规出台
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程耀荣说,由于国家和省上对高校录取后不报到的考生没有任何限制措施,以致录取后不报到考生人数越来越多。去年甘肃省省属本科院校不报到考生占录取人数的10.3%,专科、高职学校占38%,有5000多名考生浪费了录取名额。为了减少招生计划的浪费,今年甘肃省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被明确告知:凡按考生志愿录取的考生,如果没有报到入学,下一年度录取时,省招办将其上一年度录取未报到情况向招生院校提供,学校以考生诚信缺失不予录取,其后果由考生自负。
◇各方观点◇
可抑制高分考生复读
兰州二中考生祁小龙说,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,都有一部分被录取的高分考生回炉再造,这部分考生由于经验丰富比应届生更有竞争力,从而造成了高考的不公平。这一政策的出台正好可以抑制高分考生复读的现象。
扼杀了学生的选择权
另一些考生认为,被录取但不报到,是学生的选择权,与诚信无关。兰州八中高三学生杨丽认为,十年苦读就是为了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,因此,考生如果被不是自己理想的大学录取,就有选择放弃的权利。
新规没错但也应给学生提供选择权
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郭彦强老师表示:考生“录取后不报到”确实给我省高招工作带来不利影响。今年新规定的实施可以说是解决了这个问题,但教育部门还应该采取更多措施,让学生在学校、专业的选择上有更多的余地。
|
 |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|
|
 |
|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 |
|
|
|